2019年7月30日,BP公司在北京发布了《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(2019年)》(中文版)(以下简称《年鉴》),对2018年世界各类能源的生产、消费、碳排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。
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里国际油价震荡回暖,石油行业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,从探明石油储量、产量到消费量全部实现增长。
与此同时,可再生能源、核电等新能源开展同样不可小觑。
如是,在能源多元化冲击与碳排放双重刺激下,石油行业开展迎来了新的挑战。
01世界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
需要警惕的是,2018年,全球能源消费和使用能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增速为2%,达到了自2010/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这与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加快转型的目标背道而驰。
过去一年,新产生的碳排放高达6亿吨,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次能源消费的迅猛增长。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2.9%,这是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。
事实上,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正在实现升级。其中可再生能源、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占比都实现了提升。
02石油产业现状
2018年,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和 OPEC 减产等因素的有助于下震荡上行。布伦特原油均价从2017年的每桶54.19美元上涨至每桶71.31美元。
整体来看,石油行业整体呈现回暖之势。
2018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
截止2018年底,全世界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.7297万亿桶,同比少量增长。究其原因,或许与石油公司勘探支出的谨慎态度有关。
《年鉴》数据显示,全球绝大部分石油资源主要集分布在中东、中南美洲、北美洲三大地区,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8.3%、18.8%、13.7%,总计占比80.8%。
世界十大石油储量国榜单中,OPEC国家占据7席,委内瑞拉、沙特分居前两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探明石油储量259亿桶,排名世界第13位。
2018年世界石油产量
2018年世界石油产量出现明显上涨,达到9471.8万桶/天,增加了220万桶/天,增速2.4%,超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18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的220万桶/日产能,几乎全部的净增长都来自美国。过去一年里,美国页岩革命催生的产能跨越式增长,打破了历史上单一国家的年产量增长记录。
现在,美国、沙特、俄罗斯牢牢把控全球石油生产国的前三甲,产量相比其他国家高出了一个层级。实际上,美国、沙特、俄罗斯在原油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全新格局,是全球油价的主导者。
世界石油还能开采几个50年?
《年鉴》数据显示,按照2018年生产水平,已探明石油储量可供人类开采50年。但实际上过去的几十年里,石油可采年限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。
具体而言,除了中东地区,全球石油的可开采年限随着技术的提升,基本保持平稳甚至呈现逐步增长的势态。
因此,对于石油行业的开展,仅从资源量的角度考量,或许可以持乐观态度。 换言之,能够革石油命的从来都不是资源,而是碳减排形势下的能源转型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石油可采年限为18.7年,高于亚太地区的平均水平。
2018年世界石油消费量
2018年全球石油消费继续稳步增长,同比增长1.5%,即140万桶/天,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。
过去的一年里,美国、中国、印度继续蝉联石油消费国前三甲,同时石油需求的增长也由美国、中国、印度三方主导,分别为50万桶/日、70万桶/日、30万桶/日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美国石油消费量一骑绝尘,近乎相当于日本、沙特、俄罗斯、巴西、韩国、加拿大、德国等7大石油消费国的总和,并创下近十年来最高增长。
2018年世界原油加工量
2018年世界原油加工量达到8295万桶/日,同比增加1.2%,略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。
过去的一年,乙烷、液态石油、轻油等和化工密切相关的产品需求的增加,驱动了全球一半的石油需求增长,这也意味着石油正从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。
03天然气产业现状
2018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
截止2018年,全世界探明天然气储量达到196.9万亿立方米,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。
俄罗斯、伊朗、卡塔尔成为天然气储量最大的三个国家,分别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9.8%、16.2%、12.5%。
在这一年,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311.57亿立方米,总探明储量世界排名提升2位,至第7位。
2018年世界天然气产量
2018年是天然气取得繁荣开展的一年,全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1900亿立方米,增速达5.2%,是近三十年的最快增速之一。
过去的一年里,得益于马塞勒斯、海恩斯维尔和二叠盆地的页岩气爆发,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了860亿立方米,贡献了几乎全球一半的产量增长,全年产量排名继续霸榜首位,这显示出了页岩革命的威力。
2018世界天然气消费量
201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1950亿立方米,增速达5.3%,为1984年来最快年增速之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异常天气以及能源清洁化的影响,美国成为去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主力,增加了780亿立方米。其次是是中国(430亿立方米)、俄罗斯(230亿立方米)和伊朗(160亿立方米)三国。
可以预见,随着清洁化能源转型需求,天然气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升。
04煤炭及非化石能源现状
煤炭在能源清洁化的趋势下,一次能源消费占比降至近十五年来最低(27.2%),但是人类对于煤炭的依赖短时间内很难被替代。
从消费量来看,煤炭消费增长了1.4%,为近十年平均增速的两倍。消费的增长主要来自印度(3600万吨油当量)和中国(1600万吨油当量)。与开展中国家不同的是,经合组织国家的煤炭需求降至197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从产量来看,全球煤炭产量增加16200万吨油当量,增速达4.3%,远高于近十年平均增速。其中约一半的全球增长来自中国,其次是印度尼西亚5100万吨油当量。
核电全球消费,增长了2.4%,为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。其中,中国贡献几乎四分之三的增长(1000万吨油当量),日本(500万吨油当量)紧随其后。
水电消费量增速为3.1%,超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水电消费占世界总水平的近29%,是全球水电利用最多的国家。
可再生能源增长14.5%,是增长最快的能源,但这一趋势相对过去十年有所减缓。从国家来看,中国再次成为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贡献者,占全球增长的45%,超过了经合组织的增量总和。
生物燃料产量达到9537万吨油当量,同比增加9.7%。其中,亚太地区增长最为强劲,增速达38.4%。
05中国能源现状
2018年,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,约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4%和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34%。至此,中国已经陆续在18年成为全球能源增长的最主要来源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去年一次能源增速4.3%,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。这与中国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有关。
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,中国能源消费正逐步升级。2018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%,可能生能源、核电以及天然气消费量明显提升。
石油作为我国第二大能源来源,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少量增长。基于强劲的需求,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了70%,为近五十年来最高。
天然气方面,国内煤改气等政策驱动下,天然气消费增长高达18%。此外,中国在去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核电以及可能生能源两大清洁能源方面,中国均是世界范围内增长的最大贡献者。其中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(51%),其次是风能(24%)和核能发电量(19%)。
文章来源:石油Link